金融36计:突破“两地三中心”传统模式,进一步提升故障恢复能力

2024-05-17

某行探索员_云宏虚拟化

@某行探索员

金融机构如何突破“两地三中心”传统模式,进一步提升故障恢复能力?

由于近年来我行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据越来越集中,我行采用“两地三中心”架构,作为“灾备”安全措施。然而,“两地三中心”架构有几个典型的不足,一是该架构要求同城双中心具备接近的机房容量以满足全量切换,二是该架构模式下异地容灾系统平时一般是“冷”的,并不真正承载业务流量,且灾难发生时很难接管全量业务。随着新建数据中心普遍集中在内蒙古、贵州等远离传统数据中心的地域,新老数据中心容量配比很不均衡等客观条件限制下,我行需要在运行架构上突破“两地三中心”的传统模式,进一步提升故障恢复的体系性能力。

技术戴拿_云宏虚拟化

@举着电脑的蓝格子

当前演化方向是“异地多活”的单元化架构。

随着数字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集中式生产环境已经很难满足需求。当前演化方向是“异地多活”的单元化架构,以单元化机房(后面简称为LDC)为基础运行单元,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业务对基础设施扩展和容灾的高时效性、金融级安全性要求。

“异地多活架构”是指基于LDC单元化架构的扩展能力,在不同地域的IDC中部署LDC单元,并且每个LDC单元都是“活”的,是真正承接线上真实业务流量的,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进行LDC单元之间的快速切换。异地多活单元化架构解决了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 由于尽量减少了跨单元交互和使用异步化,使得异地部署成为可能。整个系统的水平可伸缩性大大提高,不再依赖同城IDC;

  • 可以实现N+1的异地灾备策略,大大缩减灾备成本,同时确保灾备设施真实可用; 

  • 整个系统已无单点存在,大大提升了整体的高可用性;同城和异地部署的多个单元可用作互备的容灾设施,通过运维管控平台进行快速切换,有机会实现100%的持续可用率;

  • 该架构下业务级别的流量入口和出口形成了统一的可管控、可路由的控制点,整体系统的可管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基于该架构,线上压测、流量管控、灰度发布等以前难以实现的运维管控模式,现在能够十分轻松地实现。 

在线咨询_宏宝儿云宏虚拟化

了解更多云宏解决方案

立即拨打客服热线

400-6300-003

云宏Winhong_云宏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云宏WinHong

返 回

7*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300-003

电话咨询

400-6300003

关注微信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