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本期稿件内容整理自广东软件产业链供应链对接系列活动中广东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联盟理事长陈剑鸣主题发言
虚拟化技术,特别是VMware的崛起,推动了全球数据中心从硬件堆叠向软件定义的深度转型。VMware凭借其SDDC(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技术,不仅实现了IT数据中心管理自动化,还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硬件成本,为IT产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成效。然而,随着VMware被博通收购,其商业模式的剧变,无疑给中国私有云基础软件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VMware商业模式的转变,从永久产品支持转向订阅模式,这一变化不仅增加了客户的采购和维护成本,更对其原有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产品的捆绑组合、合作伙伴体系的重构以及收费标准的大幅上涨,都促使客户重新审视其IT基础设施的选型。然而,这一变化也为国内私有云厂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赛迪顾问的中国私有云市场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将超过2400亿元,涵盖了软件和硬件两大领域。VMware在中国市场的20年深耕,已形成了巨大的存量市场规模,迎头直追,只待此时!
在国产化全面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用户面临着来自技术、安全、高性能计算和业务变化等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相互交织,为用户带来了诸多挑战,也给国内私有云厂商提出疑问:VMware退潮留下来的技术真空,国内私有云厂商应该如何填补?
广东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联盟理事长陈剑鸣认为,需要采取改良与革命并举的策略。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路径,如服务器虚拟化、容器、超融合和全栈云等,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对于已经使用VMware且运行良好的环境,可以采用服务器虚拟化进行无感同位替换,保持底层基础架构和上层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不变,同时实现光纤交换机、网络设备等的利旧。对于新兴业务或需要快速迭代的应用,可以考虑采用容器云或全栈云等技术路径,以满足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需求。而超融合则适合中小规模的客户,特别是存储和计算能力需要同时线性增长的场景。
VMware国产化替换破局,除技术方案改良外,还需在行业标准、产品研发等方面多线并行。在行业标准方面,中国私有云厂商需要积极与国标委、电标院、信通院等权威机构合作,推动中国自主的云计算和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完整标准体系的建立。
随着国产化趋势和成本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国产云计算产品进入关键业务系统,这对产品的稳定性、健壮性以及平滑迁移到国产云平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私有云厂商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积极加强自有产品服务队伍的覆盖广度和技术深度,同时消化吸收VMware原有的服务体系,在客户系统“双轨并行”的过程中实现“服务不降级”。
总之,后VMware时代为中国私有云基础软件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私有云厂商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产品研发和服务体系升级等举措,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市场份额。同时,也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十期观察员:广东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联盟理事长 陈剑鸣
往期回顾:
了解更多云宏服务器虚拟化案例
立即拨打客服热线
扫码关注云宏官方公众号私信发送“5”
即可获取《2024中国虚拟化市场研究报告》
扫码关注公众号-云宏WinHong
7*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300-003